AI在东南亚“卷”出新高度!10个卖家抢滩,仅1个赚到钱?真相是……
相较于欧美市场的增长瓶颈,2025年的东南亚跨境电商正以“后发优势”加速突围。凭借6亿人口红利、全球最年轻化的年龄结构以及互联网渗透率成为三大核心引擎,加速释放数字潜能。Statista数据显示,2024年网民数量超4.5亿,2025年预计近5亿,数字经济规模将超3000亿美元。
图源网络,侵删;
不仅如此,AI电商助手的快速发展也正在深刻改变东南亚电商行业的运作方式:A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个性化推荐、智能客服、库存管理、支付安全等方面。据调查,有94%的东南亚卖家有意向部署AI作为增长战略,但令人意外的是,实际落地AI工具的卖家仅有34%—主打一个仪式感拉满,实用度归零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01
数据碎片化,难以标准化整合
在东南亚新兴市场(如印尼、越南),许多中小型商家和消费者重度依赖WhasApp、Facebook等进行订单沟通,这种情况下,非结构化数据导致数字化转型成本高,一定程度上增加AI训练的数据清洗成本,过高的数据清洗成本,让部分中小商家因技术投入产出比例失衡,被迫延缓数字化工具迭代周期。
02
原生代卖家的AI认知分层
· 在越南、印尼等核心市场,超五成以上的中小卖家对AI客服的认知仍停留在"自动化邮件回复"阶段,这一偏差源于本地化SaaS服务商的技术供给断层:超过七成的本土客服工具仅支持预设规则引擎的关键词触发回复,缺乏NLP语义理解与多轮对话管理能力。
· 对于以铺货模式为主的东南亚中小卖家来说,部分卖家其实可能只通过Shopee等平台内置的免费工具(如智能标题生成)已实现轻量化AI应用,且边际成本趋近于零。
03
投喂数据质量:AI能力的核心变量
当前东南亚电商领域普遍存在对生成式AI的“幻觉认知”: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数据投喂和调教,AI所给出的答复往往是空洞且缺乏参考价值的。例如东南亚的电商平台规则复杂多样,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、文化习俗以及运营模式等诸多方面。要使 AI 真正发挥作用,企业必须深入研究这些规则,并为 AI 设置合理的安全界限,同时安排人工对生成的内容进行复查,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。
当前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复杂生态(多语言、多规则、多平台、多文化)倒逼第三方客服工具必须超越传统Saas功能定位,基于此小编为大家推荐一款AI升级的客服自动化工具-LingChat:
· 它具备多语言实时翻译功能,能够自动识别客户的语言偏好,并迅速切换至相应的语言进行交流。这意味着无论客户使用何种语言发起咨询,LingChat 都能即时响应,提供准确且高效的沟通服务。
· 此外,LingChat 作为一款 AI 升级的智能客服系统,其优势远不止于快速响应。它还是一款Lazada和Shopee管理工具,让您的客服效率实现最大化:
1
跨平台消息聚合
· 集成Lazada、Shopee、TikTok、WhatsApp等多平台多站点消息,一列表掌控全局,杜绝漏回风险。
· 会话列表个性化接待排序,关键平台、重点店铺消息优先展示,确保重要客户信息即时关注。
2
AI智能辅助
· AI总结、待办及质检标签自动生成,助力客服高效作业;
· AI总结: 精准识别客户咨询意图(如:退款请求),提取会话过程中的沟通要点,帮助客服管理员快速了解对话内容;
· AI待办:自动总结服务过程中的客服待办事项,避免遗漏事项;
· AI质检:识别客户情绪(如:高兴、生气)及客服质量(如:是否提供解决方案)有效进行风险防控。
3
操作高效灵活
· 消息收发页面聚合店铺/平台原生消息收发功能,保障了消息收发的低延时,同时客服可以保持原有操作习惯。
· 客服通过快捷键快速切换至最久未读消息、上下自如调控会话窗口,省时省力。
0 回答
默认排序
时间排序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