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尼化妆品进口新规落地!分析证书检测参数强制实施在即
印尼化妆品进口新规落地!分析证书检测参数强制实施在即
2025 年 6 月 5 日,印度尼西亚食品和药物管制局(BPOM)发布重磅法令草案,明确强化进口化妆品分析证书(Sertifikat Analisis)的强制检测参数要求。新规旨在筑牢印尼化妆品市场安全防线,中国出口企业需立即启动合规排查!
一、新规核心内容速览
(一)政策出台背景
随着印尼化妆品市场消费规模持续扩大,BPOM 在推行上市许可简化政策(通知制)激发行业活力的同时,同步强化进口环节质量监管。新规依据 BPOM 条例 No.27/2022(经 No.28/2023 修订)第 16 条第 6 款制定,标志着印尼化妆品进口监管从 "流程简化" 向 "质量严控" 的重要转变。
(二)核心监管要求
1、分类必检项目:
所有进口化妆品需按品类检测微生物污染及特定重金属(铅、汞、砷、镉),具体检测清单见后文特殊产品示例。
2、证书时效管理:
检测报告有效期仅限签发日起 1 年,企业需建立检测周期监控机制避免证书失效。
3、资质合规门槛:分析证书必须由生产企业或 BPOM 认可实验室出具,资质不合规将直接导致证书无效。
4、分批进口便利:
同一产品分批进口时,除微生物和重金属指标外,允许简化提交剂型、感官等基础指标,平衡监管严格性与贸易便利性。
二、重点产品检测参数对照(特殊要求示例)
产品类型 | 核心成分 | 额外强制检测项目 |
足部护理品(含滑石粉) | 滑石粉(Talk) | 砷(As) |
散粉(含锌成分) | 锌(Zinc) | 镉(Cd) |
舞台 / 新娘妆产品 | - | 铅(Pb)+ 砷(As) |
特别提示:企业需对照草案附件《HS 编码 - 品类对应表》,结合产品成分与用途双重维度确认检测项目,避免因成分特殊引发漏检风险。
三、企业应对策略与风险预警
(一)新规带来的实质影响
1、成本周期双增长:
重金属检测流程将导致检测周期延长 10-15 个工作日,单批次检测成本预计增加 20%-30%,需提前优化供应链时间轴与预算分配。
3、通关风险升级:
未完整提交对应品类检测参数的证书,将被直接拒绝发放进口许可证(SKI Border),可能引发货物滞港、退运等连锁反应,严重影响订单交付周期与企业信誉。
(二)紧急行动指南
1、产品分类速查:
即日起组织技术、质检部门对照 HS 编码与产品成分,建立《印尼市场产品检测清单》,明确每类产品的必检项目与检测频次。
2、实验室资质核验:
立即联系合作实验室,确认其是否具备 BPOM 认可资质,以及能否出具含指定重金属参数的检测报告,必要时启动备用实验室筛选流程。
3、证书管理体系升级:
建立检测报告电子台账,设置 10 个月预警期提醒证书续检,避免因时效问题导致通关延误。
四、行业观察
此次新规是印尼继 2022 年简化通知制后首次大幅提升检测要求,反映出东南亚市场对化妆品安全的监管趋严趋势。中国企业需以此次调整为契机,同步优化产品质量管控体系,在满足合规要求的同时,树立 "安全优质" 的中国制造形象,为深耕东南亚市场筑牢根基。
0 回答
默认排序
时间排序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!